老人骨頭強硬度退化,骨鬆致骨折易增死亡率

發文日期:2022-10-20

作者:恆安照護集團 企劃專員/張桂榕


我們骨骼內的骨質大約在20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質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若骨質流失過多,會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進而使骨骼變脆、變弱,這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通常是經過多年的累積,有時候可能只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等外觀變化,大多不以為意,但是只要一個輕微的跌倒,或是彎腰搬運物品,就有可能會造成骨折。

老人骨頭強硬度退化,骨鬆致骨折易增死亡率
老人骨頭強硬度退化,骨鬆致骨折易增死亡率

隱形殺手般的骨鬆已成為重要流行病

骨質疏鬆症是個隱形殺手,因為它通常不會產生任何疼痛,不像腰痠背痛般容易被察覺,所以病人往往要等到發生骨折後,才曉得骨質疏鬆症已不知不覺地侵蝕了自己的身體。一般來說,脊椎的壓迫性骨折、髖部的髖骨骨折、前臂接近手腕的橈骨與尺骨骨折等,都有可能是因骨質疏鬆症所造成的骨折。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全球第二重要的流行病(僅次於心臟血管疾病)。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亦指出,全球約有2億的婦女患有骨質疏鬆症,特別是女性過了更年期後,每3位就有1位可能因骨質疏鬆症而骨折,因此女性更需要注重骨骼保健,以防止骨質流失。


髖部骨折的老人,一年內死亡率大增

隨著年紀增長,骨頭的強硬度也會隨之退化,可能在跌倒或輕微碰撞時便發生骨折。急性脊椎壓迫性骨折會造成激烈的背部疼痛,需要止痛治療與穿戴背架以支撐脊椎,住院治療是常有的事;慢性脊椎壓迫性骨折雖然不一定有症狀,但也會造成駝背、姿勢前彎,加重跌倒的風險。

然而,髖部骨折後導致臥床的機率增加,甚至有些人會一臥不起,進而引發褥瘡、尿路感染與肺部感染,長期臥床除了影響生活品質外,也增加了死亡的風險。依據中央健康保險局2009年的資料顯示,發生髖部骨折的老人,在骨折發生後一年內死亡的機率,女性為11.2%、男性為18%,而同時期的正常死亡率女性只有2.8%、男性為3.6%,由此可以知道,髖部骨折大大增加短時間內死亡的風險。


改變生活習慣,避免骨質疏鬆症發生

1.經常且適度的運動

找出適合自己的運動,並且適量進行。在開始運動計畫之前,先請教醫師你適合什麼樣的運動。如已被診斷出患有骨質疏鬆症,則應避免進行可能發生下列情形的運動:

(1.)突然的劇烈動作,如迴力球。

(2.)可能會突然跌倒的運動。

(3.)身體的某個部位壓力過重,如伏地挺身。


2.食用含較高鈣質的食物

飲食中的鈣質攝取量特別重要,65歲以下成人每日約攝取1,000毫克,65歲以上者每日約攝取1,500毫克,如果自覺從食物中攝取的鈣質不夠,建議詢問醫師是否需要補充鈣片。


3.曬太陽或維他命D的補充

人體部份的維他命D是來自陽光,因此曬太陽有也有助於鈣質的吸收,如果平常曬太陽的機會不多或病情不適曬太陽,可和醫師討論是否需要充維他命D,或增加飲食中的維他命D(包括沙丁魚、青魚、鮭魚、鮪魚、牛奶或其他奶製品)攝取量。

美國骨質疏鬆症基金會(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NOF)和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IOF)建議,50歲以上的成年人應每日至少攝取飲食鈣量約1,200毫克(包括必要鈣劑量)和800至1,000IU的維生素D3。


4.排除可能導致跌倒的相關風險因子

外出穿著防滑鞋子、保持居家明亮,地面平坦,並排除妨礙通行的障礙物,以避免跌倒。


5.治療追蹤及就診

骨質疏鬆症的檢查,目前常用的是中軸型的雙能量X光吸收儀 (DXA)的骨質密度檢查,檢查結果以T值(T-score)呈現,T值≧ -1 表示是正常的骨質,T值≦ -2.5則表示骨質已經達到骨質疏鬆症的診斷標準,而T值介於 -1與 -2.5之間則稱為骨質流失或骨質減少(osteopenia)。

如果已符合上述骨質疏鬆症的篩檢條件,建議諮詢您的家庭醫師,以決定是否採用更積極的骨質提升辦法。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及衛福部)

(資料來源:https://health99.hpa.gov.tw/article/118)


*延伸閱讀:

健康你和我      長者骨質疏鬆的防治

更年期誤認憂鬱症?!40歲後恐悄悄進入更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