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處北半球,屬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全年都可分離出流感病毒,並出現 散發或群聚之病例,較大規模的流行則好發於秋、冬兩季。每年流感病例約 自 11 月開始逐漸增加,於 12 月至隔年 3 月份達到流行高峰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流感病毒有A-D型,其中只有A型及B型可以引起季節性流行,近年主要流行之季節性流感病毒型別以A(H3N2)、A(H1N1),以及B型流感為主。
感染流感後引起的症狀主要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疲倦、流鼻水、喉嚨痛及咳嗽等,有部分感染者會伴隨有噁心、嘔吐以及腹瀉等腸胃道症狀,也可能併發嚴重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最常見併發症為肺炎,其他還可能併發腦炎、心肌炎及其他嚴重之繼發性感染或神經系統疾病等。
流感主要是藉由感染流感的病患咳嗽或打噴嚏產生飛沫,將病毒傳播給周圍的人,尤其在密閉空間,因空氣不流通,更容易造成病毒傳播。此外,也可因接觸受病患口沫或鼻涕等分泌物所污染之物品表面,再碰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而感染。因此咳嗽、打噴嚏戴口罩或以手帕、衣袖捂住口鼻,以及勤洗手是預防感染流感的重要方法。
流感潛伏期(被感染至症狀出現)約1-4天,平均為2天。出現併發症的時間約在發病後的1-2週內。
一般而言,流感在症狀出現後 3-4 天內傳染力最強,某些成年人可能 在發病前 24 小時便開始有傳染力,直至發病後第 5 天;少數免疫不全 者或兒童,排放病毒的期間可能長達數週或數月。
(衛福部 疾管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