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2018年已經正式邁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照顧及安養需求成為各界關注的重要課題,恆安照護集團早在25年前即投入長照照護領域,建構從機構、家庭到社區的連續性照顧體系,默默耕耘、傾盡心力地陪伴上千個家庭,走過這條照顧的漫漫長路。
恆安照護集團創立於1994年,初期從長照機構起家,董事長胡世賢很早就看準未來高齡照顧的需求趨勢,秉持「社區為主、居家為輔、機構為支持」的多層級經營理念,以社會企業的方式作為營運的基本定位,於1997年設立天下為公基金會,於10年前毅然投入居家服務,接著天下為公基金會亦投入居家服務,更於2018年設立南丁格爾居家護理所,如今服務內容涵蓋長照機構、日照中心、居家服務、老人服務中心、關懷據點及居家護理,成為長照業界的領頭羊,帶動整體服務品質,使長者得到最需要的優質照護,得到最燦爛的夕陽人生。
品質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天下為公基金會秘書長王冠今指出,早期居家服務員時薪只有基本工資,恆安曾立下將政府補助全數支付給居服員的創舉,提升其偏低的時薪水準,不計成本地將居家服務做出口碑,現在居服員平均月薪資達5萬元,若含缺工補助收入更高,翻轉過去鐘點計費、薪資不穩定的印象,而且有完善的升遷制度,累積一定資歷即可轉任居家督導員與個案管理師,吸引更多年輕、高學歷者投入長照服務工作。
「品質」是恆安照護集團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不但設有品質管理委員會為照護品質做嚴格把關,所有照顧人員皆取得長照認證資資格,居家督導員本身具備多重專業,也要求每位新進人員接受基本照顧知能的課程,就連行政職也不例外,在個案反映問題時才能設身處地理解,提供更妥善的服務與協助。
「我們的居家服務不只是照顧長者身體,而是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模式。」恆安照護集團主任胡乃元表示,恆安照護集團有結合營養師、復健師、護理師、藥劑師等成員組成跨專業資源的支援團隊,可為長者擬定個別健康計畫,提供整合性照護服務。例如,罹患失智症的奶奶忘記如何使用餐具,加上吞嚥功能退化而不願進食,在居家督導員與營養師討論下,特別設計出營養充足,容易用手抓取且食物大小與黏稠度剛好的菜單,讓老人家開心進食;也有長者經常重複用藥或服用過期藥物,第一線居服員發現後會聯繫藥劑師到府檢視,根據老人家狀況調整劑量,篩除多重用藥,杜絕不同藥物之間產生的交互作用影響肝腎健康。
不惜成本 聘護理師到府指導外籍看護
天下為公基金會、恆安居家於去年及今年接受台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委託辦理到宅一對一指導外籍看護工照顧技巧,有別其他縣市均請居服員指導,天下為公基金會、恆安則是花重金聘請護理師與通譯人員到府指導外籍看護工,而且聘用資格非常嚴謹,不僅需具有臨床工作經驗的資格審查,經過面試後,還有三小時職前訓練;到府後護理師評估長者需要的照顧技巧,提供技術示範,並確認外籍看護工的照護技術是否正確,一直教到正確為止,令居家照護品質更加提升,總共輔導564個案次家庭,獲得家屬與外籍看護工的熱烈迴響。
王冠今說,護理師比起居服員的薪資高出許多,當初外界質疑天下為公基金會不可能做的到,她因為曾在護專及技術學院有二十幾年護理教學經驗,才能夠請到足夠護理師來指導,更重要的是,胡董事長在政府補助之外願意提供自掏腰包,才能圓滿促成,而且像是抽痰等較複雜的照護技術,光教一次可能不夠,天下為公基金會還會免費再指導,甚至還將照護知能翻譯後編成講義,讓外籍看護工可以隨時複習,因成效斐然,今年不止台北市全區,新北市也委託恆安居家服務及天下為公基金會承辦,服務區域包括板橋、泰山、新莊、中和及永和,指導費用由政府支持,完全免費。 胡乃元表示,恆安居家服務及天下為公基金會接下來會在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及桃園市四個服務區域增加據點,並盡量選擇明顯位置,「希望能夠做到『遍地開花』,使長照服務的觸角深入每一個有需要的家庭,讓民眾在自家附近就可以獲得服務,落實政府『看 得到、找得到、用得到』的長照政策。」 (圖與文轉載自108.10.8今周刊2019幸福熟齡論壇別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