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駕駛人交通安全講座   視聽覺退化 行車平安最重要

高齡駕駛人交通安全講座   視聽覺退化 行車平安最重要

臺北市陽明老人公寓行政副組長/林志鴻

 

據統計,國內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平均每4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高齡者。本寓8月21日舉行高齡者交通安全宣導講座,交通部路老師、臺北市交通局交通安全守護團黃鈺真講師指出,經建會預估2050年,臺灣65歲以上老人將占總人口30%以上,因此,高齡用路人的交通安全已成為重要課題。

黃鈺真講師表示,106年交通事故死亡案件,共計61件、65人。臺灣地區2011年老年人口已達10.8% ,臺北市早在2004年已達10.9%,2014年時達14.08%,正式邁向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人所占比率為六都之最。

高齡駕駛人因為視、聽覺及資訊處理之認知功能與運動反應能力自然退化,或因疾病造成特定功能障礙,使得駕駛汽、機車變得困難且危險。他們不易聽到高頻率之音調及分辨音調之差異,對於外在交通環境之聲響感覺能力降低。一般而言,90%以上的交通資訊是由視覺接收,而高齡駕駛人容易產生視力與視野範圍降低、對眩光敏感及夜間視力退化等。

其次是認知能力退化,包括:擷取與處理資訊、短期記憶、集中注意力、空間方向感及協調反應等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一般駕駛人的平均反應時間為1.5秒,70歲以上高齡駕駛人較長,需要2.2秒~2.5秒之間。

除了以上影響安全駕駛因素外,高齡駕駛人也要特別注意:1高事故風險疾病慢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症、失智症、關節炎等。急性發作或失去知覺:如癲癇、糖尿病(需胰島素治療者)、心臟疾病、中風等。2.負面情緒:如生氣反應,害怕處於困難環境不知所措、注意力不集中失神。3.酒精及藥物造成感覺、認知、判斷及反應能力降低。影響駕駛安全的藥物:如助眠藥、止痛藥、咳嗽藥、感冒藥等。4.老化導致睡眠週期改變,白天疲勞打瞌睡、夜間失眠。

陽明老人公寓高齡駕駛人交通安全講座,圖右上為黃鈺真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