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福田 利益眾生 不改初衷一念心 僅求放心

改躬耕福田 利益眾生 不初衷一念心 僅求放心

心安養部住民/王炳松爺爺

 

李轂摩大師(馳名海內外書畫家)說過:「讀冊人貴學以致用,社會學仙

讀不完」。

在人生的路上轉個彎;生命就會無限寬,路是走出來的。常想一二,才能感恩所擁有的,以臻「甘願做、歡喜受」的感動。

用心在做每一件事,先要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猶如照鏡子一樣,要鏡中人笑,則一定自己要先笑不是嗎?人的生命是最珍貴的,也是最脆弱的,因為世事無常,境遇多變啊!但人生可貴之處,在於能將自己與他人的生命歷程連結,透過互動的當下,來彰顯生命的寬度與深度。

末學王炳松人微言輕,躬耕慈濟基層志工,累積福慧資糧無他,只求其放心而已。在浩瀚宇宙中,好比一枝草上的一點小露珠,傾聽大自然無聲的說法,唯獨鍾情於小露珠滋潤大地,能淋漓盡致、克盡職責做好份內的事。

我是天地間的一滴小小露珠!

清朝飽學之士紀曉嵐先師陳伯崖的書聯:人到無求品自高,事到知足心常泰,風花雪月難報到,世間業債不隨身,還原本我最福報。

人之初,性本善。若能品人文,涵德行,養氣節,施慧根,播善種,則天下太平。「改變成真,萬象更新」,則萬事、萬物能探囊取物一般的容易。「慈善、教育、醫療、人文四大合一,八法一致」是慈濟人的願景與使命。天下人做天下事,理所當然,人人具有同樣一顆佛心。你的願,我來圓,相互補位,各盡本份做事。

身外物,丟一件能救人命,行善便是功德一件。人:心馳神往。要擺正「人」很不容易。人心是微妙的,即便是因一念想不開,走不出煩惱的深淵;但也可能因一個際遇、一句話而得醍醐灌頂的法喜,恍然大悟改變對世間有正向的詮釋。「不辭勞苦的付出,便是慈悲。」(靜思語)

「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堅信有人愛我們。」(法國大文豪雨果名言)如日智慧,如月慈悲;以智慧、慈悲循循善誘,引導人人開闊心胸,以謙卑、誠懇付出,則生活愉快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