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園地   園藝治療與綠活慢療

社工園地   園藝治療與綠活慢療

臺北市兆如老人安養護中心養護部社工師/黃詩嵐

 

「園藝治療」具有影響生理、心理與社會健康的效益。植物徐緩穩定的生長力量,和諧單純的肢體操作,伴隨花草生長的安定感和成就感,與生命的自然神聖力量重新連結等特性,都為自己的心靈建構一座平衡生動的療癒花園。

機構的長者需要適應團體作息、標準化的生活,個人自由及發展降低老年生活可能有孤獨、隔離及無活力的狀況,因此,2014年兆如養護部帶領長者進入園藝世界。

園藝活動運用五感及活動給予長者生活刺激,使用量化與質化方法,篩選輕度失能或失智老人參與活動,並施以前測、後測,由機構社工師、護理師及照顧服務員擔任協同領導者,協助活動進行。

活動過程中,發現許多長者表現出正向的情緒與注意力的集中,增加生活樂趣與寄託,社交方面,會協助其他長者且願意分享;長者因為疾病就醫等因素影響參與度,因此,園藝治療需要人力資源的投入及跨專業的合作。

此次很幸運能將成果於第九屆園藝治療國際研討會進行海報發表,在國際論壇中以「綠活慢療-園藝治療與現代生活」為主題,由臺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主辦,邀請來自美國的園藝治療前輩Elizabeth Diehl,為大家說明自然可以怎樣幫助人更健康;來自日本的上原巖(Iwao Uehara)專長森林療法,在臺灣已有《療癒之森》、《樂活之森》等著作出版,討論森林治療在台灣的可能性。

來自香港的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主任羅迪,則和大家分享天橋下的一處「心靈綠洲」,如何透過植物和園藝活動撫慰身心煎熬的都市人;橫跨精神醫學與生態環保界的陳俊霖醫師,也闡述結合生態心理學的綠自然照護工作,如何串連生態與療癒。

此行收穫滿滿,期許有更多人投入園藝治療的領域,一起來努力。

作者與在國際論壇中發表的海報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