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專欄 接種疫苗抗流感
臺北市兆如老人安養護中心安養部督導/龔素瑛
又屆秋冬之際,臺灣歷年流感疫情自11月下旬開始升溫,一般都於年底至翌年年初達到高峰,持續至農曆春節,2、3月以後趨於平緩。
今年季節性流感公費疫苗,自10月1日起開始施打,接種對象有下列10類人員:65歲以上長者、50-64歲高風險慢性病患、安養護機構對象、重大傷病及罕見疾病患者、滿6個月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國小至6年級學費、醫事及防疫人員、禽畜養殖、動物防疫人員及孕婦等。
今年兆如安養部護理人員洽請文山健康服務中心提供公費疫苗,庚續辦理為長者施打,免付診察費。10月9日下午,在安養部茶藝館施打疫苗,前置作業由護理、社工團隊縝密安排,包括:事前造冊、口頭告知,以及當天廣播通知…等,施打時,社工引導長者及員工一一排隊,井然有序,由萬慶診所醫師親自診察,並檢測額溫評估之後,再由黃護理長施打疫苗。
施打流感疫苗是預防流行性感冒最好的方法。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表示,流感為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常引起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及咳嗽等症狀,但通常在2~7天內會康復。
流感擴散快速,散播範圍廣泛,而且併發症嚴重,尤其是細菌性及病毒性肺炎,一旦爆發流行時,重症及死亡者多見於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肺、腎臟及代謝性疾病、貧血或免疫功能不全者,不能小覷。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顯示,今年度流感病毒主要流行型別,以A型流感H3N2血清型為主,其次為B型流感,今年度流感疫苗,仍包含2種A型(H1N1及H3N2)及1種B型之抗原成分,可有效產生保護免疫力。
不過,疫苗接種後,2至4週才能出現保護效果,6個月後效果可能逐漸下降,保護力一般不超過一年,而且每年流行的株菌種類可能不同,因此,為守護長者及員工的健康,每年必須積極鼓勵推動接受施打流感疫苗,以獲得足夠的保護力,這也是全球一致性的抗流感作法。
奶奶打完流感疫苗後,作者為其注射處按壓及作衛教
錢鳳家護理師攙扶爺爺,接受施打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