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安大同院區植栽歷史紀實(下)
臺北市兆如老人安養護中心副院長/許君強
4月10日買進樟樹18棵、土肉桂10棵、肖楠20棵、風鈴木10棵,自雲林縣運到現場。接著,4月13日董事長親手在圍牆邊親手種植了一排18樟樹。這時也傳來好消息,經過三年的努力,4月16日取得新北市政府核發大同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設立許可證書,恆安照護集團各級主管紛紛在line群組表達祝賀之意。
4月20至23日調集了恆安集團各單位同仁,包括得原、明賜、俊穎、志鴻、晉嘉、恩豪、簡安、灶林、阿俊與我等10人加上大同院區同仁,齊心協力繼續清理現場工程廢土,將鵝卵石與水泥塊分開處理,更小心翼翼地搬動水泥塊、石塊,深怕傷到已栽種的樟樹。志鴻開怪手與阿源開堆高機,兩機合作無間的無縫接軌,也加速整地工程的進行。過程中,燕子適時協調廠商探勘、切地、獲得太空包奧援等,使整地工程得以順利。也感謝各單位運來的廚餘,均勻地灑在土中當肥料。
4月21日晚上胡董事長、執行長、巫秀鳳主任與我可說是忙裡偷閒,應蔡維河秘書長之邀,到中正紀念堂國家音樂廳出席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管樂團的精采演奏,我們也聆賞他的千金蔡靖涵小姐之長笛吹奏,我感受到白天做個無愧的工人,晚上做個文藝青年的充實與快樂。
樹種進場階段
4月27日由林志鴻企劃師開車、潘明賜專員陪同到位於宜蘭縣蘇澳鎮之出水溪苗圃,將林務局核發之無患子20株、竹柏20株載回,只是車子竟然在山區拋錨,兩人受困了半天,幸賴恆安後勤團隊全力支援始告脫困。4月28日自暖暖苗圃帶回台灣黃揚、流蘇各200株。接著進場花土14立方公尺,與混搭有木屑及有機肥的菇屑土30立方公尺,與原有土壤混合後,成為肥沃的壤土。4月30日至蘇澳鎮頂寮苗圃帶回光臘樹20株、水黃皮25株、蘭嶼羅漢松10株;自四堵苗圃帶回桂花300株、含笑200株,可說是「各方好樹,陸續到齊」。
栽種階段
正好碰上了綿綿春雨種樹的好季節,5月1日至3日碼頭側堆起斜坡,進入整體栽種階段,碼頭側栽種風鈴木、竹柏、變葉木,庭園走道兩側種植桂花、七里香、金露花、杜鵑作為圍籬;碼頭西側端種了蘭嶼羅漢松;大同路圍牆側樟樹邊種植流蘇、梔子花與含笑。自警衛室到電塔側邊種植土肉桂與果樹一排。電塔周圍則以福木、果樹做為隱蔽木;主體建築北側圍籬邊則栽種流蘇與長虹木,其它喬木、灌木則分散在庭園之中。這時,平整水泥磚進場,環繞在庭園與走道間。形成一座綠意盎然的生態綠色家園。
成果維持階段
人們對土地及樹木的情感,意識到珍貴樹木無可取代的價值,進而激發其愛護、養護之心,以達保育之效。我們將上述栽種成果維持工作,列為104年的創新措施,建立認養制度,經由團隊合作,強化病蟲害防治、基本之維護管理,如施肥、除草、剪枝、保護樹木等措施,期望存活率達到高標。也希望將此珍貴的自然資產能夠續留給後代子孫,並創造的另一種可能生態面貌。我心嚮往「院區人煙來往,各處花香鳥語」的景象到來,更衷心的期待「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願景的實現。
結語
胡董事長指出: 「大同院區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是經由同仁們胼手胝足,留下汗水所建構起來的,自然凝聚了同仁與組織的感情,也展現恆安是我家的精神。」「一草一木自己建立的家是最溫暖的。」尤其大家見證了這些「沉默的長老」,「活生生」的樹木的落地與成長茁壯的歷史,這些植栽更將陪伴著恆安大同院區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