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你和我 行動輔具單拐之使用安全
臺北市兆如老人安養護中心復健中心養物理治療師/朱家德
依據內政部統計通報,103年底人口結構分析,臺灣自82年起邁入高齡化社會以來,65歲以上老人所占比率持續攀升,103年底已達12.0%。衡量人口老化程度之老化指數為85.7%,近10年間已增加36.7個百分點。
兆如住民去年度平均年齡約87歲,隨著年齡逐漸增長,住民使用行動輔具的需求也逐漸攀升。輔具五花八門,像是單拐、四角拐、助行器與助步車等…,甚至有長者使用雨傘或木棍協助行走,但有一些長者因為輔具高度不適合或者使用錯誤,造成身體姿勢歪斜與步態不穩。因此,特別介紹長者使用最普遍的『單拐』,希望長者利用簡易的自我測量,調整輔具長短妥善使用。
在測量高度時,可以請長者採站立的姿勢下來測量,長者手肘彎曲二、三十度時為最有力的支撐角度,然後我們由手掌高度測量(為大腿股骨大轉子高度)至地平面為主;寬度測量則由腳掌第五節趾骨(小拇指)往外側量10-15公分處,即為拿手杖最合適之寬度。
使用單拐不當,容易造成以下兩種情況:一、若單拐太長,會增加手肘的關節過度彎曲,導致上手臂三頭肌容易拉長而疲乏無力,也會導致肩膀上提,使得拿單拐那邊肩膀偏高身體歪斜,而且手腕處也會因過度彎曲導致握力降低,無法有效率協助下肢腿部承重,甚至於因為手腕姿勢錯誤造成過度承重,導致手腕疼痛。二、若單拐太短,手肘關節因為過度伸直,造成身體軀幹前彎來撐住單拐,導致使用駝背的姿勢行走,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腰部過度拉長與使用,形成腰部酸痛問題重複發生。以上介紹,長者應該了解如何安全地使用單拐輔具,走出健康人生。
行動輔具單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