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跌秘笈 身體約束運用策略 (下)
基隆恆安仁家養護大樓主任/陳琗瑄
「身體約束」之正確照護策略:
一、正確的執行:訂定身體約束設備操作標準作業及評估作業規範,以提升機構住民身體約束正確率,並降低機構住民身體約束率。
二、知識與態度在職教育:相關工作規範進行宣導教育,以增加工作人員執行身體約束的一致性。
三、身體約束替代措施的運用:經由完整的約束評估,使用替代性約束措施無效後,才能進行約束。
身體約束替代措施的運用:
一、在生理方面:需評估住民的用藥情形,因某些藥物的副作用會影響其步態、平衡及認知;評估營養狀況,以維持良好的體力,每2 至4 小時協助如廁並適度支撐,個案不至於因為緊急如廁而意 外跌倒。
二、在活動方面:每日協助物理治療,加強住民肢體肌肉力量以及步態訓練加強其平衡感。
三、在環境方面:室內須具備足夠之照明,但也要避免光線太強,造成眩光而影響視覺; 床搖低、地板鋪上塑膠軟墊或地毯可以加強安全性;床欄使用半拉式(1/2) 床欄,可維持住民安全又不至於 完全受限於床上活動;設置離床警鈴系統,當住民離床時,護理站即可隨時掌握住民的動態狀況;叫人鈴、眼鏡、助聽器、助行器、便盆椅、尿壺等住民常用物品應置放在住民伸手可及之處;浴室貼止滑條,桌椅下的輪子移除或固定妥當;走廊裝設扶手等無障礙設施; 穿著適當長度的衣服及合腳的鞋子等等。
護理及照護人員亦應積極扮演住民代言者角色,以使住民在自主性、安全性及生活品質間取得平衡;也應在用盡所有可替代的方法,排除所有潛在的理由後,才可使用「身體約束」。在評估使用身體約束的決策過程中亦可多與個案醫生、家屬溝通,以尋找適當的取代方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