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會愧疚的抉擇
基隆恆安住民家屬/張國樑
看著年邁的母親日漸衰老,智能逐漸的退化,家人也開始面對天人交戰的抉擇,於是在「聘請外勞居家照護或選擇專業又有愛心的安養機構」的評估作業也就此展開。
在透過網路蒐集了足夠的資訊、常識,並廣徵親朋好友的意見之後,選擇專業又有愛心的安養機構很快的就得到了包括母親在內的家人認同,緊接著物色適合的安養照護機構就成了最急切的任務與挑戰。
接著分析足夠數目的安養機構資料,並列出評比觀察的重要項目,開始與家人作先期逐一的參觀比較,歷經一個月與七至八家的安養機構的參訪後,選擇了兩家評比優異的安養機構,帶著母親親自參訪比較,由母親來做選擇。其實讓老人家參與並讓她( 他) 覺得有決定權,是與長輩互動溝通時的成功關鍵點。
記得與家人帶著母親一起參觀基隆仁愛之家養護大樓時,一下車,映入眼簾的是開闊的園區,綠意盎然、鳥語花香、空氣清新。進入中心內,立刻有親切的社工人員,詳盡的引導我們參觀與介紹機構內的硬體設施,諸如:交誼廳、復健室、佛堂⋯等。更難能可貴的是,在軟體方面,照護團隊有護理師、營養師、照護員、社工與特約醫師等,提供長者的健康照護。母親在參觀並聽完詳盡的介紹後,當下就表達出嘗試的意願。
今年六月,我萬般不捨的送母親住進安養中心,頭一個月天天到安養中心陪她一起生活,一起度過關鍵的適應期,幫她熟識環境,幫她多認識朋友, 最重要是讓她覺得她不是被遺棄的,她仍是家裡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
母親住進恆安養護中心兩個月後,我觀察到的幾個現象:
● 母親本來有輕微的失智現象,竟然幾乎完全消失,應該是醫護與看護人員建議將安眠藥減量的成效。
● 母親從原本的畏縮、憂鬱的情緒轉而變得樂於與人互動交談,甚至在能力範圍內還會樂於助人。這都歸功於處在一個溫暖有愛的環境與看護人員的愛心誘導。
● 由於養護中心活動空間夠大,在醫護人員的鼓勵之下,母親也積極的盡量作室內的散步,以活動筋骨,身體也因而更加硬朗。由原先的不良於行進步到能獨立自主的步行。
在恆安專業的醫護、看護人員照料之下,規律的生活、足夠安全的活動空間,加上全體養護中心人員都秉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與工作態度,我相信母親一定能夠快快樂樂、健健康康的安享晚年生活,我更相信選擇恆安養護中心是ㄧ個不會讓家屬、親人愧疚的抉擇。(轉載自基隆市立仁愛之家養護大樓十週年慶特刊)